香港“剩女兵團”在尋愛路上奔跑 香港坊間戲談大齡未婚男女:25至30歲單身者,還有鬥誌,別號“剩鬥士”;30至35歲單身者,機會不多,別號“必剩客”;35歲以上單身者,閱人無數,別號“齊天大剩”。
香港“剩女”起而行
香港男性樂此不疲地北上尋找結婚對象,香港單身女性真就剩著了?
香港女性很清楚,若不想做“剩女”,只剩下兩種選擇:一是接受現實,嫁一個學歷與專業都比自己差的男性;另一個就是學他們一樣北上,擴大自己的選擇範圍。
香港單身女人行動迅速,發起了“嫁個內地郎”的熱潮,不少來自香港的單身女人最近積極組團到廈門、泉州等閩南地區相親,號稱“香港剩女兵團”來了!
“今年以來,我們已經有3批來自香港的男女會員先後專門組團來到廈門參加相親活動,每一批20多人。至於自己零散前來廈門相親的會員,幾乎每天都有。”廈門組織相親活動的婚戀機構負責人歐陽愛珠說,“港女的擇偶對象大多是經商人士,或許和香港的城市氛圍有關,她們對於經商人士有一種熟悉感、親近感,交往起來會有更多的話題可以聊。至於公務員等其他職業人士,港女會有一種陌生感。”
香港“剩女”組團到大陸相親,臺灣“立法委員”邱毅有些“吃味”,在微博上發出“邀請”“香港"剩女"為何不到臺灣?我也是"剩男",還是不錯的"剩男"呢。”
放輕鬆也要放寬鬆
如今的香港,男少女多。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香港現時的男女人口比例,約為95比100,預期在30年後,香港女多於男的差距將會擴大,甚至可能變成80比100。這樣一來更多的港女可能獨身。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大學線》月刊,就相關情況訪問315名來自香港6所大學的女生,發現三成四的女大學生擔心找不到合適結婚對象而要孤獨終老,當中兩成女大學生認為香港男生的數量太少,惟有參加“極速約會”結識異性。還有女大學生開玩笑說,馬上就要在尋愛的路上奔跑了!
當然,香港的單身女性中也有部分人從容得多。“說不著急是假的。”香港傳媒資深人士鄭女士已經36歲,至今單身,“感情的事情一定要順其自然,鞋合不合適,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眼看著身旁閨蜜結婚生子而自己仍孑然一身,是繼續堅持愛情不打折還是放低要求成個家?《阿飛正傳》裏劉德華有一句經典臺詞:“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好運氣,做人千萬不要比較。”
有專家建議,要營造開放的社會文化氛圍,寬鬆的社會環境,消除“剩女”群體的外部環境壓力。同時,“剩女”也要正確對待尋愛,放輕鬆也可以適當把擇偶標準放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