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生
在新馬一帶,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也就是所謂的“人日”,我們都會喜歡上餐館去“撈生” 。什麼是撈生呢?在廣東話中,“撈”有著“謀生”的意思,因此撈生對生意人而言,即生意越做越大;對工作人士即意指工作順意,步步高昇,非常好意頭。
“撈生”也叫“魚生”,是道含意吉祥的小菜。通常是把魚生魚其他配料入蘿卜絲、薑絲、花生碎及香脆的“薄脆”炸料盛在一個盤子,然後撒上胡椒粉、五香料、香油、九梅醬、圍桌的人就會集團動手,齊齊高舉筷子把全部“魚生”的配料往上撈,以望“越撈越旺”、“步步高昇”。撈起的時候,全體要站起來,而且要說一些吉祥的話,然後齊齊調勻魚生和配料,象徵同撈同煲,齊心協力。
如果想要撈生,還可自行購買一些包裝好的魚生配料,另外加入適合自己口味的生魚片和醬料,自己動手安排“家庭式撈生宴”,方便又簡單。魚生就像是“華人羅惹(rojak)”,回教徒也可食用,甚至有不少友族喜愛。
一道魚生所需的材料,可多達20至30種,當中的配料包括瓜英(木瓜絲)、酸薑絲、紅薑絲、白薑絲、蕎頭絲、茶瓜絲、炸芋絲或薯仔絲、海蜇絲、芋頭絲、芫西蔥、紅辣椒和檸檬葉。
調味醬料則有酸梅醬、梅羔、香油、酸柑、五香粉、古葉粉(胡椒粉)、花生末、桂末粉和芝麻;另外還可放柚子粒、桔餅和炸薄脆。
生魚片“主菜”則有三文魚,鯇魚或西刀魚魚片、海蜇、鮑魚、扇貝、珍珠鮑、魚翅、龍蝦,甚至是鋪放金箔片的上等魚生宴作為替代。
中國人對于吃魚生的典故,有兩個不同的傳說版本,即眾人在逃過“年獸”的禍害后,以魚生大事慶祝;另一版本即指眾人在女媧補天后,在年初七那天劫后余生,因此以魚生慶祝“重新做人”。
據悉,在中國廣東省新會江門市一帶,魚生並不只在初七“人日”撈,而是在秋天后,不過因為在“人日”撈生好意頭,因此當天撈生的人也比較多,不過當地的撈生,並沒有醬料拌攪。
當年的人都會選在農曆年初七,即“人日”當天“撈生”,因為“人日”意指眾人生日,因此在當天撈生是取其好意頭。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csc828/7400920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avlxyz/ / CC BY-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