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片尤勝千言萬語, 它可將你冰封的記憶從腦海裏解凍, 然後慢慢的淹沒你感情的末梢, 釋放你抑壓了多年的愛和牽掛.

1960年代的佐敦

從香港木球會回望高等法院和匯豐銀行, 時為1949年.

上環太平山街, 約1980年代初

淺水灣余東旋別墅, 現在當然已拆卸改建. 余東旋共有3座別墅, 在堅道的一座亦已改建為高層住宅豫園. 余東旋的別墅全都仿照西式墅堡壘建造, 甚有特色, 假若仍能留下一,兩座, 按景賢里和雷生春樓的形式保育, 讓市民參觀, 那該是件多好的事情.

圖為位於上環德輔道中的[恆星戲院]. 左面紅圈內的四個招牌字雖然頗模糊, 但勉可認得出為恆星戲院. 戲院後面的西式建築物, 即右紅圈內, 即為昔日的海事處而隔離則是舊李寶椿大. 恆星戲院的前身是[新世界戲院], 新世界戲院於1970年改名為恆星戲院, 我仍記得該戲院近林士街的太平門外有位專賣[百頁連環扣]玩藝兒的小販. 所謂百頁連環扣是以銅線串成的彎曲甚多且相扣相連的玩物﹐若不懂玩法便難以解開, 但他稍作左穿右轉即可把連環扣解開﹐兒時可站在那裏看上大半個鐘頭, 對他精湛絕技佩服不已.
新世界戲院緊貼「海事處」的建築物﹐那是兩層高的瞭望台﹐有燈與旗號與海上的船舶互通消息. 聽說50年代時站在林士街口已可看見洋船在海上駛過. 戲院附近有大新,永安,先施三大百貨公司, 而戲院對面有金龍船酒家, 林源豐表行等 (林源豐是本港首間售賣手表的表行).
歲月悠悠, 此處早已景物全非. 今日的金龍船酒家和金龍中心, 正是當年的金龍酒家的舊址, 而恆星戲院則已拆卸並重建現時的維德廣場.

位於西環第三街的真光戲院, 原址現早己改建為住宅真光閣

英皇道向東望﹐攝影年代估計是上世紀50年代中至後期. 照片右邊的建築物是舊北角健康村, 平房位置是今日的慧雲峰, 之前是已婚消防員宿舍.

上世紀50年代土瓜灣的天廚味精廠

1960年代初的山頂, 最右的應是山頂纜車站 (即今天的凌霄閣)﹐在其左旁的單層建築應是纜車公司的辦事處, 最左面的則是山頂餐廳(此兩座建築物至今仍健在).
有一點關於老襯亭的繆誤我想在此順便作個澄清. 很多人以為老襯亭即是山頂纜車站往前走1分鐘的那個觀景亭, 其實嚴格來說那是獅子亭, 不是老襯亭. 老襯亭是香港島扯旗山與歌賦山之間的爐峰峽上已拆卸的建築物, 即今日凌霄閣前身的別稱, 亦是山頂纜車的山頂的終點站. 最早期的老襯亭建於20世紀初, 那只能算是一個觀景亭(第一代老襯亭). 這個老襯亭毀於日治時期, 其後香港大酒店在1950年代在原址建成山頂纜車站, 由這個時候開始這個建築物即被戲稱為老襯亭, 這是第二代的老襯亭.
1972年建築物重建成上一代的爐峰塔(可被視為第三代的老襯亭). 爐峰塔於8月29日正式開放, 頂層設有西餐廳, 餐廳下層為咖啡室, 而底層則是中菜餐館. 爐峰塔於1993年清拆, 原址發展成今日的凌霄閣,此為第四代的老襯亭.

1960年代初由皇后大道中中央街市上望閣麟街

上世紀年代的沙田火車站﹐火車站的架構和六十年代的分別不大﹐我記得六十年代買火車票就在圖左邊的小屋, 售票的窗口很小﹐這和八十年代在國內買車票的情況差不多.

1950年代的沙田, 有誰能認得出那兒是紅梅谷,大圍, 那裏是火炭, 而那裏才是今日的沙田市中心?

1970年的彩虹邨

剛建成的宋皇台公園, 攝於上世紀50年代

70年代初的啟德游樂場

圖為灣仔道與天樂里交界, 年份該為40至50年代. 那時候很多[大酒店] (即殯儀館) 都設於灣仔, 如香港及萬國殯儀館在60年代中期以前都在灣仔, 所以周邊衍生了不少長生店, 花店及雲石店等. 圖中左後背景的4個圓拱形唐樓70年代仍健在, 其地面街舖當時是一間做墓碑的雲石店.
香港殯儀館當年位於德仁街灣仔道交界的位置, 而在今永寧街休憩公園﹐亦有一間叫摩禮信的殯儀館. 同時期的灣仔道和摩里臣山道都有長生店, 花店及雲石店等﹐直到七十年代才慢慢搬離此區.

圖為位於灣仔駱克道分域街的[東城戲院], 即今日[東成商業大廈]的所在地. 東城戲院於1964年2月9日開幕, 擁有1300個座位, 能放映70mm立體聲電影, 如此設備在香港也算是數一數二.
[東城戲院] 前身是[萬國殯儀館]舊址, 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至使它在60年代因猛鬼傳言而蜚聲香江, [猛鬼戲院]的稱號也從始而來, 戲院亦因此而導致業績欠佳, 終於在1974年2月播放完電影[紙月亮]The Paper Moon後黯然結業, 唯一保留到現在的就是不同版本的猛鬼故事;有傳聞說雖然售票處只售出少量戲票, 但熄燈後觀眾入場時總發現人頭湧湧,到散場時亮燈, 觀眾人數卻又寥寥可數, [全院滿座]的說法亦由此而生; 亦有傳說有女觀眾如廁後在厠所看見有把整個頭摘下來放到桌上梳. 總之[東城戲院]的鬼故事層出不窮, 對戲院而言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
[東城戲院]經營了短短10年便因生意欠佳而被拆卸, 有人說與猛鬼傳言有關;有一種說法是同行競爭激烈, 其他戲院故意製造流言以打擊對手. 無論如何今日該處已改建成[東城大廈]後鮮有鬧鬼傳聞;鬼神之說信不信由你.

圖為1953年的國泰戲院. 國泰戲院興建於1930年代﹐早期放映西片﹐大陸解放後有一段時間放映左派電影. 後期可能因為經營不善, 轉為放映二三輪語電影以至三級電影. 國泰戲院於1997年結業. 七十年代我唸中學時偶爾會在附近經過,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國泰門口經常有一些奇裝異服的妓女在那裏徘徊, 令人側目.

上世紀50年代的灣仔告士打道. 你能想像今天灣仔北商業區 - 新鴻基中心, 華潤大廈, 鷹君中心以及會展等甲級商厦, 竟然是建築在一片海面上. 歎一句滄海桑田也著實不為過.

上世紀40年代末期的灣仔全景 - 空地為準備興建的修頓球場

西營盤正街, 攝於1950年代. 這這是一張反方向拍攝的照片, 請留意[恆益號糖麵雜貨]的招牌便明白我的意思. 照片中比較新的建築物是位於第二街的[西營盤街市]. 照片右下角的小販所賣的估計是豆腐花, 而在他背後電線桿所掛的小鐵箱該是當年盛行的老鼠箱, 再後宜的便是大牌檔了

圖為五十年代的灣仔三角油站. 相片看到兩個油站﹐Shell 和Caltex. Shell 油站位於以前夏巴的位置. 此外亦可到 Gilman 的招牌. Gilman 是一間英資洋行, 代理英國汽車﹐這裡看到的就有Sunbeam, Hillman 及 Humber. 那時期香港的進口車主要是由宗主國英國製做

能猜得到這兒是甚麽地方嗎? 這裏其實是1940年代的鴨脷洲

1980年代初的金鐘道, 可清楚的看到左面仍是一片青葱鬱鬱, 亦即說太古廣場仍未興建/落成

荃灣市中心, 時為1972年

中環舊消防局的新舊對照. 舊消防局於1980年代初拆卸, 原址現為恒生銀行總行

皇后大道中與雪廠街交界的新舊對比. 上圖應攝於1950年代中期

這幀照片帶給我很美好的回憶, 因為我也曾在唸中學時往沙田畫舫附近的水域划過艇仔; 幾個嘩鬼玩得興起, 拿著船槳互相潑水, 弄得全身濕透, 不敢立部即回家, 惟有在回程時到處遊蕩至衣服乾透了才返屋企. 現在回味起來真有些 THOSE WERE THE DAYS的感念了

沙田畫舫, 大概攝於1980年代初

正在興建中的獅子山隧道, 是不是有點遠古時代的況味? 獅子山隧道共有兩條, 第一條在1967年竣工通字車, 第二條則要遲至1974才完成. 獅子山隧道還有個很重要的作用, 它的底部舖設了輸水管, 把從國內引入的東江水經獅子山隧道輸水管輸送到九龍和香港

1970年代的彌敦道. 照片中的瓊華大酒樓當然已經拆卸掉, 代之而起的是瓊華商業中心. 我記得童年時每逢中秋節的時候途經瓊華, 都會看到一幅高三, 四層的大花牌, 上面除了促銷月餅的宣傳語外, 最吸引人注目的是畫滿了當時最流行的城市話題, 如物價飛漲, 反貪污等. 可說是當時政治漫畫的濫殤

1980年代的卜公碼頭. 我唸中學時很喜歡和同學放學後由學校經堅道/花園道走到中環, 然後再往卜公碼頭吹海風兼吹水. 那天袋裏面有點錢, 便可以富貴一些, 在卜公碼頭餐廳坐下來吃個下午茶, 俯看著中環熙來攘往的人羣, 想像著自己的未來

1970年代初的佐敦道碼頭巴士站. 在60年代還未有海底隧道前, 這裏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通樞紐. 記得每年的年初一我們全家都要在這兒等很久的車往黃大仙親戚朋友家拜年. 我對佐敦迫道碼頭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沿著碼頭的出/入口處有著大大小小十幾檔熟食檔, 炒栗子, 煨番薯, 甚至車仔麵等, 每逢放工時候這裏便會擠破頭. 佐敦道碼頭現在當然已經拆卸掉, 原址已改建為高爾夫球練習場. 至於碼頭對出的海面也被大幅填平, 並已建成豪宅漾日居和擎天半島. 佐敦道碼頭和巴士站只是拆卸了短短10多20年的光景,景物已有如此巨大的變遷, 心中不期然有著滄海桑田的概歎

1980年代的佐敦的倫敦戲院, 現址已改建為倫敦廣場

1950年代的九龍天星碼頭

1953年的上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