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起源
文昌既是星名,亦為神明,民間一般稱文昌星、文昌神或文昌公。做為星宿之稱,則如『星經』所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參圖)而做為宗教中所崇奉之神祇,形成稍晚,其起源,約有下列說法:
起源於星宿崇拜
我國自周朝以來,歷代都有制訂禮法,將奉祀「文昌六星」列爲國家祭典,是把「文昌六星」當做天神來拜,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
但據歷史記載,多指拜「司中、司命、司祿」等,尤其以「司命」之神祭拜最多,甚至有人之名姓,例如:
「左司命」姓韓名思,字元信,長樂人,下有三十六大員官;
「右司命」姓張名獲邑,字子良,廣陽人,亦有三十六大員官。
民間還鏤刻一尺二寸長的木人像,祀爲「司命神」,在春秋季以幹肉(臘)祭之,其實韓元信和張子良都是漢高祖的大按文昌宮本指天上星宿之一,屬紫微垣。
在北斗斗魁附近之六顆星,各有專名及職掌,聚集輔拂,相成天象。司馬貞史記索隱云:「文耀鉤云:文昌宮為天府,孝經援神契云: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並居,以成天象」。道家謂帝命紫桐帝君主掌「文昌宮」兼「司祿府」,理天下文運祿籍故為士人學子所崇拜「魁星」是北斗七星之第一星,魁前天之文昌六星叫「文昌宮」,自古以來都以文昌六星代表天子司命之符,以中央官職相應,風俗通記載:「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太常理文緒;四曰司祿賞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冠,大理佐理寶。」以古官職名「大將軍」、「尚書」等之職務相應天上的文昌六星,可見古人信之虔誠了。史記天官書的文昌宮略有出入,計有一上將,二次將,三貴相,四司命,五司中,六司祿,至於職務與風俗通雷同。
起源於人魂崇拜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他的本名叫張亞〈又稱亞子,也叫張育〉,字霶夫,又曰張善勳,西晉武帝太康八年〈歲次丁末年西元二八七年〉二月三日降生于越之西、雋之南〈今四川西昌縣東南方之會理一地〉,後遷保寧府梓潼縣七曲山,平生廣宣儒道教義,對蜀國文教貢獻良多。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他,就在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廟名「清虛觀」,並且立碑上刻「梓潼君」,供人民膜拜。後經幾百年,地方人民已經忘卻這段歷史,就認為他是由天而降之人,尊稱他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提倡救人之災,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德,場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千餘年來教化國人良心道德,靈威顯赫。生前博學多才,廣博儒教道理。道家亦謂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古今讀書人尊而祀之。
神蹟神跡
歷代顯靈事蹟
恆春縣志上記載說:「在周為張仲,在漢為張良,在晉為涼王呂光,在五代為蜀主孟昶,在姚秦之世,為越雋人張惡子。」隨著朝代的變異,文昌君有不同的化身。傳說梓潼君生於周朝初年本來是吳會間人,後來化身七十三次,皆作士大夫,但從不作酷吏虐待百姓,而且天性剛烈,行事明察秋毫,人格像白日秋霜般廉潔。謹就兩次化身的事蹟作說明:
第一次化身凡間
根據《道藏》文昌帝君本傳中記載,周朝初年,文昌帝君第一次化身於凡間,俗名張善勳。其父母當時年事已高,卻膝下無子,時常像老天祈求,希望能得一子嗣傳宗接代。周武王乙巳年仲春夜,當晚星空清明燦爛,張母夢見自己吞下一顆五彩珠,不久便生下文昌帝君投胎轉世的張善勳。他自小相貌非凡、聰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並常傳授鄉人各種知識禮節。一天,張善勳在自家附近挖到一尊由黃金打造而成的佛像,就在此時忽然傳出一個聲音:「此金尊乃昔日大禹治水之神物,是鎮守山嶽河川之聖物。」張善勳抬頭張望,卻不見任何人影,因此便將這尊佛像迎回家中供奉。後來村中風雨不斷、海水犯濫,村人想盡辦法還是無法阻擋天災,此時張善勳想起了家中的佛像或許真是大禹治水的神物,因此便試著將神像投入狂瀾海浪中,並跪地向天祈求:「吾為眾生捨金像,祈求上蒼使海浪平靜、憐惜眾生。」語畢,隨即風平浪靜、海水退潮,天氣瞬間明朗起來。鄉人見到這般奇景,都十分歡喜,也一同跪地感謝老天爺的庇祐。從此,張善勳便猶如神明一般被鄉民尊敬著。
之後又過了幾年,鄉間疫毒四起,張善勳的雙親也因為感染了毒疫而在同一天辭世,為此,張善勳守孝三年,齋戒守墳,日夜誦讀經文,並在無意中得到《大洞經》。一夜,張善勳夢見當初被自己投入海中的神像前來與他相見,並對他說;「子勿驚異,吾乃元始天尊,今授你二書,名曰《大洞籙》與《大洞法》,望汝勸誦二書,日後必可修成大道。」張善勳醒來後,發現枕邊果然有《大洞籙》與《大洞法》這兩本書,於是他立刻跪地向天拜謝。摰從得到這兩本書之後,他就不分晝夜勤奮攻讀,一段日子下來,舉凡符籙秘法、天文地理、醫術等無不精通,也因此幫助了許許多多的病人。
當時,年幼的周成王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張善勳醫人的神蹟迅速被傳到了京都,隨即被召入宮。在他精湛的醫術以及細心的照料下,成王不久便完全康復了。張善勳因而受封為官。此後十年京都生涯,張善勳救人無數,人人皆對他恭敬有禮。但是,當官終究不是他的志趣所在;他毅然辭去了官職,回到故鄉。鄉人見他衣錦還鄉,都前來祝賀。張善勳不但將為官期間的所得全數奉獻給鄉里,幫助鄉人興建農舍,就連其他里鄰的人前來就醫,他也都傾全力相助,因此大家將他視為 救世之神。
直到有一天,二位童子由天而降,前來迎接張善勳歸返天庭。翌日,善勳前往父母墳前叩拜,然後獨自來到一處山峰,於丁丑仲秋羽化成仙,結束了第一次化身凡間的旅程。
第二次化身凡間
晉武帝太康八年,二月初三,子時,生在越之西、雋之南(大約是現今中國大陸四川省與雲南省交界的金馬山)。父親名曰張清河,人稱清河叟,居住在風景清絕的昆明池,年近六十才得後嗣,文昌帝君誕生的時候,祥瑞之氣籠照了整個屋子,此乃文昌帝君被命名為張亞子,隨著父親遷居至四川省梓潼縣七曲山。
張亞子自幼文靜,不喜歡和同齡的孩童遊玩反而著迷於名山大川的浩瀚;白天博覽名書,夜裡則群眾隱居;言談之中略有神機,身體常有光芒四射的異象,因此村民都將他視為神明。
張亞子常有奇夢,夢中的自己,有時幻化為龍、有時為王者天符、有時又是水府官吏,他將這些異像告訴父親,但父親卻認為是無稽之談。西晉懷帝末年,四川省大旱成災,遍野乾涸、農作無望,鄉人多次向神明祈求,希望可以降雨化災,怎奈天不從人願,旱災依舊。眼見鄉民陷入困境,張亞子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夢裡擔任水府官吏,因此當夜就在夢中以水府官吏的宮函下令河伯降雨,隔天果然風雷大作、甘霖沛將,解救了村里的旱災。下雨的同時,有一位小吏到梓潼君家門前,大喊道:「請運判遷徙!」梓潼君答說:「我是張亞,不是運判!」小吏說:「我是奉命促請你遷居。」梓潼君說:「那我的家人呢?」小吏說:「先到治所再談。」梓潼君驚措惶恐猶豫不決,小吏牽了一匹白驢給梓潼君騎,梓潼君一跨上白驢,便飛奔而去,風雨聲中走到一座山 嶺裏,小吏將他引進山中的巨洞,洞門口有數個石筍,小吏指著說:「民間若有人求雨,這個石筍便會回應,它叫『雷柱』。」梓潼君進入石洞裏,小吏再對他說:「你本周代人,有七十三代,記得嘛?」梓潼君才大覺大悟,恍如夢醒般,小吏又再說:「你在天上是神仙之品,但世間知道的人太少,你可四處旅遊以顯自身神能。」梓潼君拜謝小吏說:「多謝指引!」再環視洞穴,似皇宮禁宛,還有 侍衛,家人都居住在裏面,梓潼君與家人們寒喧後,改裝扮成儒士,前往咸陽。西晉末年復生於越雋張氏,叫張亞,七十三歲時在洞穴中修煉悟道,改裝遊歷咸陽城,遇見姚萇;某次姚萇經過四川的梓潼嶺,有位神明告訴他說:「你快回咸陽,現在咸陽無主。」姚萇請問神名,神答:「張亞子也。」姚萇便在當地蓋個「張相公廟」。
張亞子死後鄉里人為紀念他,便為他蓋了座廟宇。最初他被尊奉為「雷澤龍王」,被當成雷神般祭拜,後逐漸成為梓潼當地重要的神明,又被稱為「梓潼神」。
除了這兩次化身於凡間之外,文昌帝君也曾多次顯化助世,前後共有七十三次之多,並立下頗多功勳。因此玉皇大帝就命祂掌管水漕運判,兼管水府、文昌府二事,凡世間之鄉舉里選、封贈奏予,蓋歸文昌所管。
唐代安史之亂,唐玄宗入四川,途經梓潼神祠,有感其事蹟,因而追封梓潼神為左丞相。之後,唐禧宗亦入蜀避難〉再封梓潼神為濟順王。在多位唐朝帝王大力的推崇下,梓潼神的地位驟長,逐漸從一個地方神明成為全國性的大神。
元明之後,由於科舉制度日益規模化和制度化,因此民間對於文昌的祭祀又更加普遍。此風一直沿習至今,這也是為什麼欲求取功名者都要祭拜文昌君的緣由。
古代將相多把文昌星視為「主大貴」的吉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後,文人學子大多祭拜文昌君,因為當時有「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的說法。由於文昌君與文昌帝君皆被道教尊為主宰功名利祿的神明,所以二者便逐漸合而為一了。